ob欧宝体育
联系我们
CONTENT US
【劳模工具箱】赵恩才:“小小”的他 有大大的“能量”
时间: 2024-06-15 08:42:28 | 作者: 打钉枪
劳模是时代的领跑者。在不同的年代,一批又一批具有崇高精神和时代特色的劳动模范,激励着广大人民群众为民族的振兴、国家的富强而拼搏奋斗。
在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、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胜利的路途中,涌现出一批批建功立业的最美奋斗者、创新创造的新型劳动者、社会风尚的示范引领者。他们用一把刀具、 一副听诊器、一只扳手......这些天天都会使用的“工具”,无声地讲述着勤于创造、不懈奋斗的故事。
为庆祝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,四川新闻网推出【劳模工具箱】系列报道,展现全国和省劳模、工匠的典型事迹以及新时代工人阶级的良好精神风貌。光荣,在劳动中缔结硕果!梦想,在创造中绽放华彩!
四川新闻网-首屏新闻成都5月2日讯(记者 戴璐岭)身材“小小”的、样貌“小小”的、声音“小小”的……他却是智能终端企业的工程师,也是今年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——赵恩才。
“请问,这是赵恩才的电话吗?”“是的,我是。”初次拨通赵恩才的手机,电话那头传来稚嫩的声音让记者吃了一惊。赵恩才随即解释道,“我小的时候生了一场病,声带受损了。”原来,从赵恩才10岁开始,因为身体先天缺乏生长激素,身高就停留在了1.3米。“我刚来我们公司的时候,个子小小的,声音也特别稚嫩,也被误认为是童工。”赵恩才笑着说。
但就是这么一个看似“小小”的他,却有着大大的“能量”,短短6年时间就从一名普通职工,成长成为智能终端企业的工程师。
“我们公司是一家做自主研发的中国自主研发的手机品牌企业,现在主要是对外出口方面的订单,而我日常工作,简单来说就是把手机的各个零部件组合在一起……”赵恩才和记者说,2018年刚刚进入公司的时候,他还是一名从零开始的普通职工。1996年出生的他,由于年龄小,动手能力比较快,总是能比其他新员工更快地掌握技能技巧。“或许是有一些天赋在吧”,赵恩才笑着说,“我之前学的专业就是电子信息控制专业的,所以对手机电路问题,异常处理分析这样一些问题了解得比较多,就很容易上手。”
工作时,赵恩才手里随时拿着一把“内六角”工具。他和记者说,这是他们平时工作中最常用的工具,产线上所有仪器设施的调试不能离开“内六角”。“在我们这里,人手一套,都贴身携带,使用的频率是非常高的。不管产前准备的调试,设备异常处理,夹治具调试不能离开。”
2022年5月,赵恩才在宜宾市总工会组织的技能比赛中荣获第一名,并荣获“宜宾市五一劳动奖章”。“在比赛之前我就已经预想到我会得奖了,因为我长期在一线,比赛的项目正好是我擅长的。”赵恩才说。
由于住在公司宿舍,赵恩才每天早上7点过就已经在岗位上开始准备一天的工作,而每天晚上一直到11点过,赵恩才依旧舍不得离开他的“一线”。赵恩才笑着说,“这都是我自己自发主动的,不算加班,反正也是住宿舍,回到宿舍也无聊,我就自己研究研究。”
赵恩才不仅喜欢研究问题,更喜欢去分析问题、反馈问题、处理问题。在一次一线工作中,设备里的易损件引起了他的注意。“引进的喷胶机电池阀下,有个德国进口的密封圈,一只在450元左右,但是不到半个月就会被磨损掉。”赵恩才和记者说,密封圈常规使用的寿命短,更换又很麻烦,当时他便想着能不能在国内找到替换件。于是他就在网上搜,还真找到了国内的供应商,为公司节约了一大笔成本。
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,工人们遇上问题也喜欢找赵恩才反馈。“我们有些工人会给我反馈一些问题,比如有些岗位做久了手会比较痛,我在下班之后就会想办法帮他们去优化解决,如果是工程上的问题,我也会去找总部的研发部门,大家一起来想办法优化。”
带着贴身携带的“工具箱”,赵恩才走到哪里都会随时看看,到处观察。只要是工厂一线,就总能找到他拿着工具调试设备的身影。
赵恩才说,自己已经习惯这样的模式,并且深深地眷恋着这座正在蒸蒸日上的新城。“之前有很多沿海企业给我抛过‘橄榄枝’,我也有很多同学去了深圳、绵阳。但我还是想留在这里。“赵恩才感慨,“这几年,我看着宜宾的三江新区变化太大了,之前是一片荒芜,现在是高楼林立,各种科技公司拔节生长。在获得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之后,我更想留在这里,为宜宾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‘小小’的力量。”
本网(平台)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及/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。未经许可,禁止进行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。